新闻资讯

金融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3-06-27 10:54:07 数字众智 43

图片关键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和基石,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提升优化数字经济金融服务、强化数字产业资金供给、拓宽数字经济主体融资渠道等层面大有可为。

根据中国信通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1.5%。数字经济产业、企业集聚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技术研发、规模扩张、购置生产线等产生大量融资需求,亟须多点发力,破解数字经济融资瓶颈,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驱动乏力,制约信贷业务开展。一是信贷准入评判标准亟待更新。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无形资产占比大,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现行银行评判标准仍主要局限于企业现有规模、现有资产、抵押担保等静态风险因素,忽视了企业增长潜力、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等因素。二是数字经济信贷产品创新滞后。多数银行对数字经济的认识不够系统全面,相关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缺失,创新能力不足。三是风险管控手段有待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仍以传统手段为主,未能根据数字经济行业特征,在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融入金融科技监控手段,不适应现行风险管控要求。

(二)信息融通不畅,阻碍银企双向对接。一是信息壁垒尚未打通。目前税务、科技、海关等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壁垒仍未打通,税务部门企业纳税类型、纳税时间、纳税金额等,科技部门重点扶持数字经济企业名单及实际联系人,海关进出口交易额等信息,尚无统一信息归集和对外输出渠道,银行难以充分获取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融资评估所需信息,影响对企业的精准画像和信用增级。二是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未能精准匹配。多数企业经营成本高,研发任务重,初创期资金需求急、额度大,缺乏银企对接长效通道来实现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的精准匹配。

(三)融资渠道建设滞后,金融有效供给不足。一是直接融资层面,股权和债券融资存在瓶颈。企业上市要求资产净值达到一定规模和比例,但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区别于传统以物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企业,资产构成以现行价格机制衡量无法达标;债券融资受企业资产规模、可分配利润及信用评级等因素制约,对化解企业融资困境作用有限。二是间接融资层面,银行对数字经济发展支持作用不强。以大连市银行机构为例,成立科技支行的仅占7%,基本局限于大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从实际运营来看,未给予政策、人才及资金倾斜,也未针对数字经济企业制定专属授权流程和定制服务。

(四)配套机制存在短板,限制金融服务能力。一是知识产权评估存在瓶颈。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评估专业性强、难度大,评估价值易受技术更新、市场更迭影响导致价值缩水,高昂的评估费用增加企业融资成本。二是知识产权处置、流转存在困难。目前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尚不完善、流转率不高、处置变现难度大,处置价格与评估价格差距甚大,银行倾向于通过追加担保或实物资产抵押的组合贷方式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初创期数字经济企业较难通过单一知识产权获得融资。三是融资担保机构担保意愿不强。中小型研发企业属于轻资产型企业,缺乏房产等固定资产有效抵押物,难以提供充足反担保,融资担保公司无法转嫁代偿风险,制约担保业务开展。

金融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引领,强化信贷支持力度。一是创新授信评级模式,降低初创型企业融资门槛。银行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数字经济企业评级授信模型,除固定资产、盈利率等评估指标外,将企业市场前景、核心团队能力、研发能力、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等指标纳入模型进行融资额度测算,以企业预计未来收入、股权融资款收入、政府补贴等作为未来偿债来源,合理提升企业授信等级。二是创新数字经济金融产品,丰富产品体系。银行机构引进专业研发人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不同行业、不同特质、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对客户精准画像,创新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数字经济企业融资。三是创新风险管控手段,提高智能监测水平。银行机构开发智能风控模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入风险管控全流程,自动收集归整风险信息,重点关注研发团队稳定性、产品订单情况、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主体之间的经营状况等,对风险实施动态智能监测。

(二)整合资源,畅通供求信息渠道。一是建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建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对接,使银行机构能更准确全面地获取、运用有效信息,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让银行敢贷、能贷。二是搭建线下银企对接平台。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定期举办活动促进双方深度沟通,实现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精准匹配。三是运用新媒体手段提高对接效率。银企通过搜索或扫码即可加入负责对接的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有效提高对接效率,进一步拓宽受益企业覆盖面。

(三)深化探索,拓展多元融资渠道。一是拓宽债务融资渠道。支持辅导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银行间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扩充资金来源。研发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筛选优质企业入池,对入池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打包进行资产证券化,破解单一企业资产净值不足无法债券融资的短板。二是强化上市支持。加强对企业上市辅导,为其提供全方位、常态化、专业化的上市咨询服务。三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基金,有效扩充资金来源。四是鼓励银行机构设立数字经济专营分支机构,总分行给予专项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授权及风险保障,加大对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

(四)多措并举,完善融资配套机制。一是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及标准,推进知识产权评估标准化、规范化;培育权威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引进高层次评估专业人才,提高市场认可度;财政部门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评估费用的政策补贴,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提高知识产权处置成效。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收购托管、交易流转等提供平台支撑,有效提高知识产权处置流转效率,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成立专利池,降低专利许可交易成本,提高产业链协同运营水平。三是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正向激励作用,成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企业融资支持,对担保代偿损失给予适当补偿,助力企业融资增信。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